苏州启明心理-苏州最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!
心理咨询预约

有任何心理方面咨询?

10秒填写表单预约

立即免费预约

已有【65】位客户预约成功

心理困扰

Psychological Distress

心理困扰

电话:0512-65723873

手机:18013598256

地址:苏州市姑苏区南园北路118号天和大厦3A302

联系启明心理

向佐又叒叕被曝出轨,为什么出面回应的永远是向太?|从心理学分析亲子关系如何发展的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652天前 | 75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向太是向佐的“嘴替”再次实锤。

似乎每次向佐被爆出绯闻,向太都会第一时间跳出来,

这一次也不例外。

我们这些吃瓜群众都知道,向佐目前的婚姻,是向太一手促成的。

当时向太在一档综艺中对郭碧婷非常中意,多次发话:郭碧婷就是她心目中的最佳儿媳人选。

而向佐最初对郭碧婷的想法呢?我们也不得而知了。

但其实向佐曾在综艺自曝有7段情史,还对其中一任念念不忘。

那为什么都没走到最后呢?

这中间少不了向太的手段。

用网络词来说,向佐是有点“妈宝”属性在身上的。

十几年前应采儿被记者提问是否和向佐在拍拖,

应采儿没有正面回应,而是说:“那你要问问向太啦!”

可见言外之意,向佐的恋爱决定权在向太身上。

另外黄婉佩、王紫秋也曾与向佐交往,

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向太的强烈反对,

她几次的阻止都表明:我不满意的人,谈谈恋爱可以,但不可能和向佐走在最后。

有没有觉得很熟悉,

父母嘴上说着都随你,

但最后不知怎么决定还是由父母做出的。

连话术都大同小异:“你还小,我跟你说...”“这个我看没有那个好...”

那究竟为什么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发展成这样呢?


01


在回答这一问题前,我们先了解一下亲子关系发展的过程。

温尼科特说过,我们应该做一个“足够好的母亲”。那么什么是“足够好的母亲”呢?

在孩子出生后的几周内,母亲和婴儿是完全融合的一种状态,婴儿认为“妈妈就是我的”。

这个时候,母亲如果关注婴儿的所有举动,就能够给他提供主观全能感和持续存在感,让婴儿的自恋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,他会觉得世界是围绕自己转的,饿了,只要一哭就有奶水喝;拉了,只要一哭就有人清理。

足够好的母亲,不仅仅只会满足儿童的需要,而且还会选择性的挫败儿童的需要。

随着婴儿逐渐长大,母亲就要根据婴儿因为自主性萌发导致的需求逐渐减少对他的顺从,这一过程是关键过渡期,对婴儿回应的减少有利于他的自主性发展

但是,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哭了不给回应,他自己就会停下来,殊不知这样做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。

由于婴儿总是不能够及时地受到关注,他对这个世界不信任的种子就被深深种下了,很可能在以后的人生当中,会出现信任方面的障碍,因为从小缺乏安全感,那么成年之后就去各种关系中寻找。

人的一切关系都是从最开始和母亲的依恋关系开始的。

依恋关系理论提出者,著名的心理学家安斯沃斯(Ainsworth)对婴儿的依恋行为做了很多研究,发现儿童早期跟重要养育者的分离对他们产生非常强烈的影响。

他通过陌生情景研究法,把婴儿的依恋分为三个类型:安全型依恋、矛盾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

实验是这样设置的:母亲单独带孩子到陌生的房间里,房间内有简单的玩具。过了一会,实验者请母亲短暂地离开,过了一会儿,再让母亲回到房间里。

在这个过程中,实验者分别观察进房间、母亲离开房间、母亲回到房间三个时间点孩子的表现,从而判断出孩子的依恋属于哪一个类型。

  安全依恋型

当他们和母亲来到陌生环境时,能够主动去探索周围的东西,情绪稳定。

当母亲离开后,虽然有些紧张、胆怯,但反应不激烈,还会继续探索周围的环境;

当母亲回来时,很快就能恢复情绪的平静,不会有影响。

通常这类孩子会将母亲视为安全的、可依靠的港湾,随时随地可以被依恋。他内心深处确定母亲是不会抛弃自己的,是爱自己的,所以不会有任何被遗弃和忽略的感受。

当他们长大后,也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,规划好自己,不会被一些事情所困扰。

  矛盾依恋型

当他们和母亲进入陌生环境时,不敢大胆放心的进行探索,对母亲显得过分依赖;

面对母亲的离开感到非常恐惧和不安,十分焦虑,并大声哭闹。

当母亲回来时,会很愤怒地攻击母亲,牢牢抓住母亲,情绪波动激烈。

这类孩子会察觉到母亲过多变化的态度,由于不清楚母亲的情绪状态,他就会去猜测,导致在与母亲接触时,产生很大的焦虑,既希望与母亲接触,又抗拒母亲的安抚。

当他们长大后,可能会长期处于失望、无助、情绪压抑、愤怒、怨恨等负面情绪之中,对其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。

  回避依恋型

孩子处于陌生环境中,母亲在与不在,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影响,自己玩自己的,可以情绪稳定地进行探索。

这类孩子由于家庭原因,内心认定自己的很多需求,在父母那里是没有回应的,因此,把真实的情感深藏内心,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呆着,不依靠他人。

当他们长大后,其自我价值感会非常低,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值得被爱、不值得被尊重、并且毫无价值的人。

其中,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都属于不健康的依恋方式,并且这种与母亲的依恋方式,在成年后的交往模式中会重现。


02


回到开始的问题:为什么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会发展成那样呢?

将这种关系代入上面的依恋关系模式,我们就能发现,

这可能是最初的焦虑型依恋模式在产生影响。

对于父母,

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孩子身上,

忽略了孩子本身是独立的

同时因为父母与孩子没有边界,

父母的情绪变化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,

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了父母的情绪。

对于孩子,

长期以来被父母所忽略的情绪需要得到释放,

强烈的逆反心理控制了他们的意识,

想要做出一些父母不同意的事,

尽管他们在无意识中可能在渴望父母的认同。

心理学家认为,好的父母能够忍受孩子长大所导致的自己被抛弃的感觉。

举个例子,孩子进入幼儿园后,家庭不再是他唯一的成长环境,这一阶段的孩子经常会把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看得比父母还重要,而父母说的话却经常被当成耳边风。

好的父母会为此感到高兴,因为这是孩子社会化的表现,说明孩子成长了;

而不健康的父母会认为,孩子不再属于自己了,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,于是就设置各种各样的障碍,来制止孩子把自己“抛弃”的行为。

从任何意义上来说,孩子的长大,都意味着离父母越来越远,

然而父母能平静地接受这一点吗?


声明:发布的图文只为交流分享,源自网络的图片与文字内容,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,有疑问敬请联系我们,我方将在24小时内撤销版面,联系电话:0512-65723873)转载已授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