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启明心理-苏州最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!
心理咨询预约

有任何心理方面咨询?

10秒填写表单预约

立即免费预约

已有【65】位客户预约成功

心理困扰

Psychological Distress

心理困扰

电话:0512-65723873

手机:18013598256

地址:苏州市姑苏区南园北路118号天和大厦3A302

联系启明心理

孩子提要求无法拒绝:家长小心!你是不是走进了心理补偿的误区?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657天前 | 68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说:

“孩子3岁时,你不满足他的要求,他最多就是满地打滚;可是当他15岁时,他可能会以伤害自己来引起你的注意,和你争吵;当他20岁时,可能会怨恨你,甚至攻击你。”

逛超市的时候,孩子想买个玩具,你同意了。

孩子看到别人用智能手表,向你讨要,你觉得没有必要,想要拒绝,但孩子一哭二闹,你一时心软又同意了。

没过多久,孩子又想要个手机,你觉得影响学习,绝对不能同意,孩子又哭闹,还把自己关进房间,这下子你的决心再次动摇。

家长真的不知道溺爱孩子会有不好的影响吗?我看未必。

那我们不禁要问:为什么有些家长就是拒绝不了孩子的要求?


1

溺爱背后的原因

这其实是心理学中的一种补偿心理。

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。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,为求得到补偿,很多人在成年之后,会对自己小时候最匮乏的东西产生贪欲,或者将其过分给予孩子。

家长在童年时期,可能有过被他的父母忽视、拒绝、惩罚的经历,这种不好的感受会藏在意识深处。

等到自己为人父母后,一旦要拒绝孩子,曾经的记忆就又会涌上来,本能地终止正在发生的事情。

因此,家长难以拒绝孩子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一般来说,家长对孩子的补偿心理包括以下3种类型:

  • 家长补偿自己童年的不足

    一般是自己小时候父母管教特别严,或者家里特别穷,所以自己有了孩子后就走入另一个极端。

  • 家长补偿陪伴孩子时间不足

    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,不能经常陪伴孩子,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。

  • 家长补偿孩子的不幸遭遇

    这些家长或者已经离婚,或者孩子身有残疾,家长对孩子有一种歉疚,总觉得对不起孩子,从而溺爱孩子。


2

认知误区

因为心理补偿,会造成家长在教养孩子时存在一些误区:

误区一:孩子应该放在首位。

曾经网络上流行将孩子称为家里的“小皇帝”,孩子在家中高人一等的地位可见一斑。

家里有什么好的东西都先尽他一个人享用,处处受到特殊照顾。

这样的特殊待遇享受多了,他就只在乎自己想要的,觉得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,是欠他的,自私冷漠不自知。

误区二:对孩子完全讲民主。

有的家长认为对待孩子不能打骂,做什么事都要征求孩子的意见,顺着他的心意来。

却忘了自己是孩子的教养者的身份,孩子年纪还小,心理发育并不成熟,容易犯错,作为家长要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。

误区三:处处袒护孩子。

曾经有人总结出中国人著名的四大宽容定律:“人都死了”、“来都来了”、“大过年的”,第四个就是不少人反感的“孩子还小”。

很多父母喜欢用这句话纵容孩子的所作所为,推脱对孩子的管教无方。

熊孩子虽然可怕,但更可怕的是袒护熊孩子的父母。

父母不让别人指责孩子做错了,自己也不告诉孩子哪里错了,孩子就无法分辨是非。

误区四:应当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。

孩子想要什么,父母都会想办法满足。

想要玩具?买!

想要和同学一样的书包?买!

想要手机?买!

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会丧失面对挫折的能力。

最理想的结果是,对孩子的希望不必样样满足,总体上只要能满足他们全部要求的25%左右就行了。


3

补偿心理危害多

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:

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,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?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。

1. 怀有“补偿心理”的父母往往不考虑具体情况而去强迫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成长。

例如父母遗憾小时候没有去上过兴趣班,长大后发现没有才艺落后于别人,所以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,希望孩子能够多才多艺。

这种做法实际上剥夺了他们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,使孩子缺乏规划人生的动力和追求兴趣的勇气,往往会因为失去目标而变得迷茫。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厌学,毕业后“啃老”、不愿意工作的情况大都与此有着密切联系。

2. 怀有“补偿心理”的父母习惯以“为孩子好”的名义安排孩子的生活。

父母不想让自己走过的弯路,孩子再走一遍,因此会无意识地安排甚至控制孩子。

这样的行为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,甚至会让孩子形成强迫性格或患上强迫症,导致成年后做事情犹豫不决,个别孩子还会变得极具控制欲,不利于以后与他人的正常相处和交往。

3. 总之过分溺爱、放纵孩子,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
过分的溺爱和纵容会让孩子变得没有目标没有责任感,独立自主能力难以得到必要的培养,成年后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处理事情,都会变得懒散过分依赖他人,一旦遭遇挫折和失败则很容易变得灰心、失望、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。

由于通过孩子进行心理补偿的过程几乎是一个自动化过程,常常不被父母意识到,有时即使意识到了也被认为是理所应当,因此更值得为人父母者警醒。


4

最后分享纪伯伦的一首诗:


你的儿女,其实不是你的儿女。

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。

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,却非因你而来,

他们在你身旁,却并不属于你。

所以,爱要恰到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