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启明心理-苏州最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!
心理咨询预约

有任何心理方面咨询?

10秒填写表单预约

立即免费预约

已有【65】位客户预约成功

心理咨询

Psychological Counseling

心理咨询实操技能班
沙盘游戏咨询师
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
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
必须努力才能成功?那我太无能了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1041天前 | 97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咨询就像一场探险之旅,来访者常常会在某个时刻对自己有新的觉察。


一位男来访者跟我分享了最近的一个感悟。


因为小区有新冠确诊病例,他被居家隔离了10多天,在家实在太无聊了,他决定启用尘封许久的跑步机。他原本想按过往的跑步习惯用手动档跑,又想尝试一下自动程序。自动程序有五个选项,他决定挨个试一遍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程序。


第一个程序打开是三档,他走了几分钟,觉得速度太慢,于是打开第二个程序,发现还是三档。他又开始往后调,等调到第五个程序的时候,发现都是三档。他在心里冷笑:设计自动程序的人怎么想的,三档能起到锻炼的作用吗?幸好还有手动程序可以选,我想跑多快就跑多快。


第二天再上跑步机的时候,他闪过一个念头:自动程序不会都一个模式吧,否则为啥要设计五个程序呢?


跑步机说明书就在客厅的电视柜里,他想着什么时候可以看一看。


第三天上跑步机的时候,他决定先随便打开一个自动程序,不管速度多慢都坚持走完30分钟。他耐着性子,慢吞吞走到快5分钟的时候,跑步机突然加速,一下子上升到7档,他飞奔起来,感觉太神奇了,觉得头几分钟的三档可能是在热身,他想:回头看看说明书,看其他程序怎么个跑法。


第四天上跑步机,他打开了另一个自动程序,发现那个程序和之前的又不一样:太有意思了,回头我看看说明书吧。


他并没有看说明书,而是把五个自动程序挨个试了一遍,整个过程经历了很多不耐烦,比如有些程序设计不适合他,又无法修改自动档,于是手忙脚乱在手动档和自动档之间来回切换,累得他大汗淋漓。


他突然想到,自己可以不这么累的,看看说明书不就知道了吗。


当他在咨询中跟我讲述这件事时,还是没有看说明书。


咨询后,他决定把说明书找出来看一看,打开第一页就看到清晰的黑体字:使用跑步机前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,并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。此外,说明书还附列了每个程序对应的公里数、时间表,一目了然。


他问自己:明明一看说明书就能知道的事情,为什么我就是不看呢?


他联想到,其实自己不光不看跑步机的说明书,也不看电视机、空调、燃气炉、厨房电器的说明书,抽屉里所有家电的说明书都是新的,没有被翻阅过。


每次购买了家电,他都不看说明书,而是按自己的想法去琢磨和使用。想到这儿,他一拍脑门,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家电莫名其妙被自己给弄坏了,而且就算是坏了,他宁可上网去搜解决方案,也不打开说明书。


我问他:如果先看说明书,再去使用那个产品,对你意味着什么呢?


他脱口而出:意味着我很笨。


说完他忍不住笑起来,我也乐了。


跑步机的事情,让他联想到更多的事情。比如过去没有手机导航时,如果他开车迷路了,明明眼前就有交警或路人,他也决不会停车问路,而是自己估摸着瞎转悠。妻子有时坐他的车,遇到类似情况,要被他气到半死。她不理解他为什么就是不问路,但她再生气,也无法撼动他决不开口求人的执拗。

我们在咨询中进行了探讨。他意识到,如果要通过其他方式去获得帮助,对他来说是一个很深的挫败,会激发起他内在的弱小感与羞耻感。

这让我想起另一位女来访者,从小到大她都是学霸,研究生毕业后,她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公务员。她工作也很出色,在学习和工作方面,她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。

去年的一次咨询中,她告诉我,有同事约她去考社工证,说只要考过了,单位还要奖励几千元。她开玩笑说,为了这个奖金,我也要去考一考。

此后的每一次咨询,她都说自己太忙了,一直没时间看书。临近考试前两周,她有些焦虑,说想看书了,但又看不进去。每到看书的时间,她都去刷抖音看连续剧了。

考试前的一次咨询中,她对我说:这两天我翻了翻书,觉得也不难啊。考试应该没问题。

几个月后,她突然告诉我:考试成绩出来了,您知道吗,跟我一起考的人都通过了,我竟然没有通过哎。

然后她又说其实这个证对她没什么用,所以自己没有好好看书,通不通过也无所谓了。

我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。

今年的一次咨询中,她突然说:老师,我马上又要考社工证了。

我说:嗯嗯,你想再考一次。

她说:主要是心里有些不服气吧。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考试,我竟然没考过。跟我一起考的人,她们学历都没我高,竟然都考过了,还拿到了奖金。我并不在乎这个钱,我就想再试一试。

随着考试日期临近,她陷入到焦虑中,焦虑到看不进书。

我们在咨询中探讨这个焦虑,她说去年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去考试的,考不过也没什么,但今年自己是铆足了劲想要考过的,所以感觉有很多压力。

一方面,她认为考试的内容很简单,自己只要好好看一看,就完全能考过;另一方面,她不愿意看书复习,哪怕书就在身边,她也决不打开。她宁肯一边焦虑,一边把大量时间用来刷手机。

之后的一次咨询中,她有些沮丧地告诉我:今年我又没考过。

这件事很深地挫败到她。

咨询中,她觉察到自己的潜意识:如果我认真看书复习了,还是考不过,那就太可怕了。为了不让这个可怕的事情发生,我就不看书了。这样考不过的话,说明不是我能力不行,而是我没有复习而已。

她活在全能自恋的状态中,内心有一个“我不用努力,就能成功”的信念。从小到大都是学霸的经历,给了她很多自信与骄傲。她小心翼翼保护着这份骄傲,小心翼翼掌控着自己的生活。

为了避免发生可能诱发挫败感的事情,她拒绝许多社交机会,以减少人际关系可能带来的纠缠与麻烦。她也尽量不去做没有把握的事情,因为经受不起任何变化与失控,否则她的自恋会被击得粉碎。


许多成年人身体已经长大,心理层面还活在婴儿般的全能自恋里。


婴儿的全能自恋是:我只要有需要,全世界都要立刻满足我,世界必须按照我想要的方式来运转。


等到成年后发现世界非我所愿,他人非我所愿,这个人动不动就会崩溃。


现实中有很多喜欢拖延的人,他们拖延的背后其实是一个自我保护:不去做事情才是安全的。努力代表着风险和失败的可能。一旦努力了却没有成功,是很可怕很失控的事情。


一些严重的拖延症患者,内心大多有这样的声音:没有成功,是因为我没有努力。一旦努力的话,我一定很了不起。


这样的人,喜欢沉迷在想象中,想象自己无所不能,想象自己功成名就。


疫情期间,有很多人跟着刘畊宏夫妇跳健身操,还有一些人没有跟着跳,而是躺在沙发上,一边吃零食,一边看别人跳,在想象中他们已经参与了:我看过了,就等于跳过了。


很多人活在自恋的剧情里。


他们有雄心壮志,却总是裹足不前。他们不安于现状,看不起自己的工作和收入,梦想一夜暴富。他们活在自恋妄想中,凡事都想走捷径,不用付出什么努力,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,就能轻轻松松发大财。他们急躁冲动,容易被一些看上去很暴利但风险极高的行业所诱惑,怀揣发财梦,一头跳进坑里,最后亏得(或被骗得)倾家荡产。


咨询中时常看到,一些人不断在同一个坑里反复摔倒,像中了死循环的魔咒。


这一切大多来自对自己的不了解。不了解自己的人,不可能了解他人,也不可能了解世界。


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自己、觉察自己。


人生总陷于困顿中的人,大多源于对自我的不了解,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,看上去目标宏大,实则活在混沌之中。这些人总宣称自己是追求完美,其实骨子里有很深的自卑。他(她)们无法接受真实的自己,因此也无法真正和外界建立关系。


我们越是接受不完美但真实的自我,才会越有力量。


一个真实而有力量的人,不会陷入到自恋的剧情中。他们知道人生的底限在哪里,不会轻易为难自己,而是踏踏实实地生活,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。


END


声明:发布的图文只为交流分享,源自网络的图片与文字内容,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,有疑问敬请联系我们,我方将在24小时内撤销版面,联系电话:0512-65723873)转载已授权


电话:0512-65723873

手机:18013598256

地址:苏州市姑苏区南园北路118号天和大厦3A302

联系启明心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