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对手机的沉迷和依赖,日渐成为教育的大难题,越来越多悲剧因此发生:
高中生因两次玩手机被抓,宿舍跳楼自杀;
一个15岁女孩因父亲不给钱买手机,跳楼自杀;
一个男孩因为玩手机与父亲发生争执,跳楼自杀;
……
N个悲剧,不断警示我们:
手机无罪,但沉迷的后果很可怕。让孩子失去许多宝贵的东西,甚至是生命。
01、玩手机有多容易上瘾?
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研究表明:
18-30岁的人,有38.9%的人有“智能手机成瘾”的症状,一拿到手机就停不下来。
广西有15岁的男孩,上网课期间没日没夜地玩手机游戏,每天睡不足3小时。
一个月后,他在家中突然晕倒,被诊断为「中风」。

因为玩手机,孩子把生命当儿戏,频繁出现冲突,频繁发生悲剧。
一个因为父亲不让玩手机而「自残」,另一个因为姑姑不让玩手机而「自杀」。到这种地步了,我们还能忽视沉迷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吗?
02、用眼过度、毁掉孩子视力
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:
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是52.7%,幼儿园(数据仅覆盖大班)近视率达14.3%,小学阶段35.6%,初中阶段71.1%,而高中阶段达80.5%。
相关实验数据表明:
孩子连续玩20分钟手机,视力下降到43.8度;连续玩20分钟平板,视力下降到41.7度;连续看20分钟电视,视力下降到18.8度。
越是幼龄段的孩子,他们的视力发育越发不够成熟。
过早接触、过多使用电子产品,只会加深患近视的风险。
03、损害孩子智力发展
德国两位儿童心理学家做过一组实验。
他们让三组5岁的孩子在纸上画人:
几乎不看电子产品:画的最好,最完整。

看电子产品》3小时/天:图画只有线条,十分呆板。

看电子产品多且内容不受限的:画的不成人形,四分五裂,缺胳膊少腿。

三组图差异之巨大,令人不敢想象。过度使用电子产品,可能导致大脑萎缩、记忆力衰退等。互联网大量无意义、碎片化信息的冲击,让孩子失去基本的逻辑思维。
04、沉迷游戏、成绩直线下降
玩手机,是毁掉成绩的最快方式。
智利洛斯安第斯大学研究了手机使用时长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:
青少年每天使用手机》1小时,平均成绩就下降0.3分。
苏州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测评数据也显示:
每天使用智能手机在0.5小时内的学生,比每天使用超过3小时的学生学业成绩高出108分。
孩子的手机使用时长,与其学业成绩,是负相关的,更不用说玩游戏了,
05、影响孩子的三观。
在游戏、短视频的诱惑下,在良莠不齐的互联网信息的冲击下,很有可能做错事。花光父母的积蓄、骗爷爷奶奶的养老本,出卖自己的身体。
为了追求“潮流”,在网上与陌生人“裸聊”、“文爱”;为了得到更多的钱,拍裸照向别人“裸贷”,放弃了身体和道德底线。
求快速出名走红:做网红、做主播、做明星,觉得读书毫无意义,只想不劳而获挣快钱。一旦三观尽毁,便走上一条彻底错误的道路。
06、要给孩子上的手机课
让孩子明白,手机只是一种工具。
可以用来娱乐,可以用来学习,可以用来联络,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。
想休闲娱乐的话,可以去打打球、散散步,或者约同学出去玩耍。
有心事想倾诉的话,父母就是最好的听众,遇到什么问题都能找父母帮忙。
要跟孩子约定,应该怎么使用手机。
规定时间,形成家规,不玩手机游戏,也不要刷短视频等。
家长先放下手机,给孩子做好榜样。
END
声明:发布的图文只为交流分享,源自网络的图片与文字内容,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,有疑问敬请联系我们,我方将在24小时内撤销版面,联系电话:0512-65723873)转载已授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