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废掉”一个孩子,就让他待在家里,一天到晚待在家里。
来源:
|
作者:佚名
|
发布时间: 1057天前
|
1140 次浏览
|
分享到:
带孩子出行,
看得见的,是身体更强壮、性格更自信;
看不见的,是思维更灵活、内心更坚韧。
无论哪一种,都在引导孩子走向更好的未来。
“女儿叫我带她看看医生。
长期在家和长期在外的孩子
有什么区别?
朋友玲子的孩子在暑假期间不怎么出门,
不仅变胖了,
脾气还变得十分古怪。
在家里谁都不敢惹他,
稍微不如意,
就把玩具弄满一屋子。
家人都小心翼翼哄着她。
我是能猜到大概原因的:
大人怕孩子夏天出门会被晒黑,
觉得还不如自己在家多上点课呢?
可孩子却在这种管教下,
会变得越来越闭塞,心情也越发糟糕。
太多家长可能不知道,
孩子叛逆、容易发脾气的一个原因,
就是经常把他关在家里。
每天十几个小时面对电脑和手机基本不与外界接触,
脑力和视力不仅容易极度疲劳,
还容易因为过度消耗自控力,
让孩子产生崩溃感。
孩子多出门运动
身心才能更健康
曾有一个江苏省高考状元,
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,
现在是脑科学、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专家。
他在一则视频中说:
“我当初能考上清华,多亏了我的高中班主任!”

可以每天安排一个小时做一个自我调节的游戏——跳跃。哈佛大学教授约翰·雷迪在《体育改变大脑》一书中提到:
每周三到四次体育锻炼,
可以使脑内的海马状突起变大,
这部分区域主管学习和记忆的小马达,
越发达,孩子就越聪明,
这一切也有利于孩子去处理更为复杂的事情。
也就是说,
童年接触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好处,
也会直接反映在成年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中。
大自然对人的情绪和身体都有疗愈作用,
在充满植被和水的景观,
人类会对自己有一种天然的认可,
也会更加靠近自己的初心,
回归真实的自我。
小男孩辛巴,
因为爸爸的工作关系,
从3岁开始,
就跟着父亲走南闯北,
去过南极,也深入过亚马逊雨林。
户外旅行,
带给辛巴的,
不仅是好的体魄,也有足够开阔的眼界。
不到十岁的他,
在镜头面前有着很强的表现力。
孩子的成长,
当然并不局限于校园和课堂,
而是可以贯穿在整个户外活动的过程中。
1、从周围10公里开始,边玩边学。
比如放大镜、适合收集植物昆虫的袋子和盒子、望远镜、指南针。
带着孩子去从未去过的道路或村庄里,
探索未知的世界,
带孩子在一场一场的户外活动中释放压力,
他们必将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。
声明:发布的图文只为交流分享,源自网络的图片与文字内容,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,有疑问敬请联系我们,我方将在24小时内撤销版面,联系电话:0512-65723873)转载已授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