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家庭稳定的前提是各个成员必须归位:
妈妈就是妈妈、爸爸就是爸爸、孩子就是孩子,
爷爷奶奶就是核心家庭之外的。打个比方:父母就像充电宝,孩子就像手机。若父母总想给孩子充电,一看到80、90格电就慌了,赶紧充上,甚至明明是满格的,还要不停充,这会缩短手机寿命,也会耗竭充电宝,手机也很不方便,到哪都要拖着个笨重的家伙。而手机还有10格或5格电的时候却找不到充电宝,只能绝望地等待关机。很多时候爸爸妈妈总搞不明白,你的存在是为了给手机充电,而不是让手机给你充电。同时,充电宝没电时,就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电源,而不是设法把手机变成电源。
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,这需要:认清一个事实,明白一个道理,坚守两个原则这个事实是:亲子之爱是单向的。
就像水往低处流是一样的,不可以倒流,为人父母只能付出,不可以有主观上的要求。孩子是否孝顺正如你自己一样,过了某个阶段自然会有,不必过早让他们报答,变成双向需求。
经典影片《当幸福来敲门》就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单向的、无条件的爱:
不管爸爸遭遇多大磨难,和妈妈分手、负债累累、没工作、甚至每天排队领救济粮、夜晚住在厕所……
这些事都是和6岁儿子一起经历的,但这个爸爸从未在儿子面前表现出悲伤、绝望、无助,也从未让儿子体验到自己的艰辛。
相反,父亲通过游戏互动、通过乐观积极的态度、通过与有钱人相处时的自尊自爱,让孩子不断感受希望、体验幸福。需要明白的道理是:尽最大可能知道自己的“原始需求”。就是要知道自己内心最匮乏的是什么,知道的越多就越不被它控制,也就越不会投给孩子。
道理很简单,却极少有人坚持探索,是因为恐惧,害怕知道匮乏背后的创伤,那会给自己带来羞愧和耻辱。倒不如直接“行动化”投给别人,特别是力量薄弱的孩子,更可怕的是你未必觉察。
需要遵循的两个原则是:
第一,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的需要,你不必去满足。没必要越界,凡是越界都是你的需要,这就是温尼科特所说的“恰到好处的挫折”和“足够好的妈妈”。
第二,你的情绪要先被满足,而不是用超出能力的牺牲满足孩子。
你是你,孩子是孩子,你的需要除了清晰还要去满足,至于如何满足是你的事,但不该让孩子背负,否则就是以“爱孩子”为理由来“爱自己”。
所以最后:
可以反思一下,你的早年是否被父母过度使用,导致如今你除了特别会照顾他人的感受外,有时莫名地委屈和孤独;
再反思一下,现在的你是否在用类似方式依赖孩子,或者过度照料、甚至纵容孩子。‍